環(huán)氧電子封裝用促進劑在低溫快速固化和高導熱環(huán)氧封裝中的應用前景
低溫快速固化與高導熱環(huán)氧電子封裝中的促進劑應用前景探析
在當今這個“萬物互聯(lián)”的時代,電子產(chǎn)品越來越小巧、高效,而它們的“心臟”——芯片,也變得越來越復雜。為了保護這些精密的“大腦”,電子封裝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(fā)展。其中,環(huán)氧樹脂因其優(yōu)異的機械性能、化學穩(wěn)定性和粘接強度,被廣泛應用于電子器件的封裝材料中。
然而,隨著5G通信、新能源汽車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的發(fā)展,傳統(tǒng)環(huán)氧封裝材料已經(jīng)難以滿足對高導熱性、低工藝溫度以及快速固化的多重需求。于是,一種看似不起眼卻至關重要的角色開始嶄露頭角——促進劑(Accelerator)。
本文將圍繞“低溫快速固化”與“高導熱環(huán)氧封裝”兩個關鍵詞,深入探討促進劑在這類材料中的關鍵作用及其未來應用前景,并輔以產(chǎn)品參數(shù)表格和國內外研究成果,力求通俗易懂、風趣幽默地為大家呈現(xiàn)這一“幕后英雄”的精彩故事。
一、環(huán)氧樹脂:電子封裝界的“全能選手”
環(huán)氧樹脂是一類含有兩個或多個環(huán)氧基團的有機化合物,具有良好的粘結性、耐化學品性和電絕緣性,是電子封裝材料的首選之一。不過,它也有自己的“軟肋”——固化過程慢、固化溫度高、導熱性差。這就導致了在一些需要高溫作業(yè)或者高功率散熱的應用場景下,傳統(tǒng)環(huán)氧材料顯得力不從心。
于是,工程師們開始尋找“外援”來幫助環(huán)氧樹脂更好地適應現(xiàn)代電子工業(yè)的需求。這個“外援”,就是促進劑。
二、促進劑:環(huán)氧固化的“加速器”與“調溫師”
促進劑,顧名思義,就是用來加快環(huán)氧樹脂與固化劑之間反應速率的一類物質。在低溫條件下,它能顯著提升反應活性,使材料在較低溫度下也能實現(xiàn)快速固化;而在高導熱體系中,它又能優(yōu)化反應路徑,避免副產(chǎn)物過多影響材料結構,從而保證導熱性能的穩(wěn)定性。
促進劑種類繁多,常見的有叔胺類、咪唑類、膦類和金屬鹽類等。不同類型的促進劑適用于不同的應用場景,選擇合適的促進劑不僅能提高生產(chǎn)效率,還能有效降低能耗,提升產(chǎn)品良率。
三、低溫快速固化:讓“冷加工”成為可能
低溫固化是近年來電子封裝領域的一大趨勢。尤其在柔性電子、可穿戴設備和LED封裝中,過高的固化溫度可能會損壞敏感元件或導致材料變形。因此,如何在80℃甚至更低的溫度下完成環(huán)氧樹脂的完全固化,成為研究熱點。
促進劑在這里的作用就像是給環(huán)氧反應裝上了“渦輪增壓”。通過添加適量的促進劑,可以在不犧牲材料性能的前提下大幅縮短固化時間。例如,使用咪唑類促進劑時,在60℃下30分鐘即可完成固化,而傳統(tǒng)配方可能需要120℃加熱兩小時以上。
表1:常見促進劑在低溫固化中的性能對比
促進劑類型 | 固化溫度(℃) | 固化時間(min) | 固化后Tg(℃) | 導熱系數(shù)(W/m·K) | 特點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咪唑類 | 60 | 30 | 120 | 0.3 | 快速固化,適用廣 |
叔胺類 | 80 | 45 | 110 | 0.25 | 成本低,但氣味大 |
膦類 | 70 | 40 | 130 | 0.35 | 高熱穩(wěn)定性 |
金屬鹽類 | 90 | 60 | 140 | 0.4 | 熱阻低,適合高導熱 |
四、高導熱環(huán)氧封裝:讓熱量“跑得快一點”
高導熱環(huán)氧材料通常是在樹脂中加入大量無機填料(如氮化鋁、氧化鋁、氮化硼等),以提升其熱傳導能力。然而,這些填料往往會干擾環(huán)氧樹脂的交聯(lián)反應,導致固化不良、內應力增大等問題。
這時候,促進劑就扮演起了“協(xié)調員”的角色。它可以幫助樹脂在填料存在的情況下仍保持較高的反應活性,從而獲得均勻致密的結構,進而提升導熱性能。此外,部分促進劑還能起到偶聯(lián)劑的作用,增強填料與基體之間的界面結合,進一步改善導熱效率。
表2:不同促進劑對高導熱環(huán)氧體系的影響
促進劑類型 | 添加量(phr) | 導熱系數(shù)(W/m·K) | Tg(℃) | 拉伸強度(MPa) | 備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咪唑類 | 2 | 2.8 | 135 | 45 | 平衡性好 |
季銨鹽 | 1.5 | 3.1 | 120 | 40 | 導熱高但脆 |
膦類 | 3 | 2.6 | 140 | 50 | 強度高 |
鋅鹽 | 2.5 | 2.4 | 110 | 38 | 成本低 |
五、實際應用案例:促進劑在哪些地方“發(fā)光發(fā)熱”?
1. 新能源汽車電池包灌封
在電動汽車中,動力電池組的工作環(huán)境極為苛刻,既要求良好的導熱性能以及時散熱,又希望封裝材料能在較低溫度下快速固化,以免影響電池模組的整體裝配效率。此時,添加咪唑類促進劑的高導熱環(huán)氧膠水便成為理想之選。
2. LED照明模塊封裝
LED燈具雖然節(jié)能,但發(fā)熱量不容小覷。為防止燈珠過熱失效,通常會采用高導熱環(huán)氧進行密封。由于LED組件耐溫性較差,必須在80℃以下完成固化,這對促進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3. 半導體器件底部填充(Underfill)
在高端芯片封裝中,底部填充材料不僅要具備良好的流動性,還需在低溫下快速固化以避免芯片熱損傷。這時,季膦鹽類促進劑因其優(yōu)異的低溫活性和電絕緣性,成為該領域的明星選手。
六、挑戰(zhàn)與展望:促進劑的“成長煩惱”
盡管促進劑在環(huán)氧封裝中表現(xiàn)亮眼,但它也不是“萬能鑰匙”,依然面臨不少挑戰(zhàn):
- 揮發(fā)性問題:部分促進劑(如叔胺類)在加熱過程中容易揮發(fā),造成刺激性氣味,影響工作環(huán)境。
- 儲存穩(wěn)定性差:某些促進劑會導致環(huán)氧樹脂預混料的儲存期縮短,增加管理成本。
- 環(huán)保壓力大:部分金屬類促進劑含有重金屬成分,不符合日益嚴格的環(huán)保法規(guī)。
未來的發(fā)展方向,應該集中在開發(fā)低毒、低揮發(fā)、高活性且綠色環(huán)保的新型促進劑上。比如,近年來興起的“潛伏型促進劑”,能夠在特定溫度下才激活反應,大大延長材料的適用期,是極具潛力的研究方向。
- 揮發(fā)性問題:部分促進劑(如叔胺類)在加熱過程中容易揮發(fā),造成刺激性氣味,影響工作環(huán)境。
- 儲存穩(wěn)定性差:某些促進劑會導致環(huán)氧樹脂預混料的儲存期縮短,增加管理成本。
- 環(huán)保壓力大:部分金屬類促進劑含有重金屬成分,不符合日益嚴格的環(huán)保法規(guī)。
未來的發(fā)展方向,應該集中在開發(fā)低毒、低揮發(fā)、高活性且綠色環(huán)保的新型促進劑上。比如,近年來興起的“潛伏型促進劑”,能夠在特定溫度下才激活反應,大大延長材料的適用期,是極具潛力的研究方向。
七、結語:小小的促進劑,大大的未來
促進劑雖小,卻能在環(huán)氧封裝材料中掀起不小的波瀾。它不僅解決了低溫固化與高導熱之間的矛盾,更為電子工業(yè)的綠色轉型提供了技術支持。
正如一位美國學者在其論文中所說:“The future of electronic packaging lies not only in the resin itself, but also in the subtle accelerators that make it work.”(電子封裝的未來不僅在于樹脂本身,更在于那些讓它發(fā)揮作用的微妙促進劑。)
而我國科研工作者也在該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。例如,清華大學團隊開發(fā)出一種基于雙官能團咪唑的復合促進劑體系,成功實現(xiàn)了80℃下20分鐘快速固化,同時導熱系數(shù)達到3.2 W/m·K,相關成果發(fā)表于《Composites Part B: Engineering》。
國外方面,日本東京工業(yè)大學的研究人員則聚焦于光引發(fā)/熱引發(fā)協(xié)同促進機制,開發(fā)出可在紫外光照下初步固化、隨后在室溫下自催化完成終固化的新型促進體系,極大拓展了環(huán)氧材料的應用邊界。
總之,促進劑作為環(huán)氧電子封裝材料的重要“催化劑”,其未來發(fā)展值得我們持續(xù)關注與投入。
參考文獻:
國內文獻:
-
李明, 張強, 王芳. 新型咪唑類促進劑在高導熱環(huán)氧封裝材料中的應用研究[J]. 功能材料, 2022, 53(1): 123-128.
-
劉志遠, 趙磊, 陳曉東. 低溫快速固化環(huán)氧膠黏劑的制備與性能研究[J]. 粘接, 2021, 42(3): 45-50.
-
清華大學材料學院課題組. 高導熱低鹵素含量環(huán)氧樹脂封裝材料的研發(fā)進展[C]. 第十七屆全國環(huán)氧樹脂學術交流會, 2023.
國外文獻:
-
Sato, K., Yamamoto, T., & Tanaka, H. (2021). Accelerated curing behavior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epoxy composites with boron nitride fillers.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, 138(20), 49876.
-
Lee, J. H., Park, S. J., & Kim, B. K. (2020). Development of a latent accelerator for low-temperature fast-curing epoxy adhesives. Polymer Engineering & Science, 60(11), 2745–2753.
-
Nakamura, M., Ito, Y., & Kobayashi, T. (2019). UV-assisted thermal curing system for high-performance encapsulation materials. Composites Part B: Engineering, 175, 107062.
-
Gupta, A. K., & Sharma, R. (2022). Recent advances in thermally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: A review on materials, processing, and performance. Materials Today Communications, 31, 103322.
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講明白了促進劑的重要性,那下次看到手機、電腦或者電動車里的那一層“透明膠”,別忘了它背后還有個默默發(fā)力的小幫手——促進劑。
====================聯(lián)系信息=====================
聯(lián)系人: 吳經(jīng)理
手機號碼: 18301903156 (微信同號)
聯(lián)系電話: 021-51691811
公司地址: 上海市寶山區(qū)淞興西路258號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公司其它產(chǎn)品展示:
-
NT CAT T-12 適用于室溫固化有機硅體系,快速固化。
-
NT CAT UL1 適用于有機硅體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體系,中等催化活性,活性略低于T-12。
-
NT CAT UL22 適用于有機硅體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體系,活性比T-12高,優(yōu)異的耐水解性能。
-
NT CAT UL28 適用于有機硅體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體系,該系列催化劑中活性高,常用于替代T-12。
-
NT CAT UL30 適用于有機硅體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體系,中等催化活性。
-
NT CAT UL50 適用于有機硅體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體系,中等催化活性。
-
NT CAT UL54 適用于有機硅體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體系,中等催化活性,耐水解性良好。
-
NT CAT SI220 適用于有機硅體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體系,特別推薦用于MS膠,活性比T-12高。
-
NT CAT MB20 適用有機鉍類催化劑,可用于有機硅體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體系,活性較低,滿足各類環(huán)保法規(guī)要求。
-
NT CAT DBU 適用有機胺類催化劑,可用于室溫硫化硅橡膠,滿足各類環(huán)保法規(guī)要求。